閱讀劉逢軍 教授根據《黃帝內經》等為基礎的傳統中醫理念,有感於養生或治病宜化繁為簡,以簡制繁,並講求陰陽平衡,釋放潛能百病自癒,然後以悲憫心、感激心、平常心、歡喜心,悟慈悲之佳境,促進快樂人生,進而達到長壽之目的,提供大家參考。
1、睡覺
一個人睡覺的時間應該是晚上21時至翌日早晨3時,因為這個時間是一天的冬季,冬季儲藏,冬季不藏,春夏不長,即第2天沒精神,然而目前的生活環境,有人挑燈夜戰,網路族的窮夜盡明,尤其是攻讀博士的研究生,根本每天縈繞腦際的期刊論文,就像戰爭時,海軍陸戰隊登陸搶灘,為恐好的觀念失去先機,而不得不加緊努力,幸好這些人都能一覺到天明,沒有失眠的習慣,才能長此以往的持續奮鬥下去。
2、藥物
不管是中醫還是西醫,一切藥物對治病來說都是治標,不是治本,因為所有的病都是錯誤的因,產生錯誤的果,若錯誤的因不排除,錯誤的果就不會斷根,若以動物來說,治本的病都是靠自己,所以人也是要從養身做起,正確的養生觀念,遠比昂貴的藥物和危險的手術更能幫助患者消除疾病,有了正確的觀念,就可以預防許多疾病的發生。
3、調氣
人的健康狀況的調節,是靠人體本身所具有的調節修復系統來完成的,外部因素只能起輔助作用,大部分人的生病現象是人體在調節、清理身體垃圾時所表現的現象,當人在生病的時候,要心平氣和,血液循環通暢,則生病自然消除。
人的健康離不開兩大要素:即是足夠的氣血、暢通的經絡與排泄的通道;足夠的血氣需靠充足的食物+膽汁+優質的睡眠+良好的生活習慣。暢通的經絡需要清淨心,勿使七情六欲破壞清淨心,進而破壞經絡的正常運行,所以維持健康的身體不僅需要增加氣血循環,也需要減少血氣的損耗。
適度地增加食物補充血氣,亦必須控制過多的食物,以免造成消化系統的負擔;適當運動可以幫助人的氣血平衡運行,也是健康必要的條件。
維持健康要減少體內的垃圾、增加血脈經絡的氣血循環,且必須使體內有足夠的“氣”來“氣化”所進的食物,才不會積累垃圾,損害你體內的五臟器官,所以人生病,大多數是飲食不節制的緣故,因此醫生治病的關鍵,就像氫氣只有達到一定濃度,才會燃燒爆炸一樣,別人的作用都是生病的外在因素,自己才是真正生病的內在因素。
人的養生最忌諱的是心裡煩亂,凡喜、憂、昏、疑、怒、恐等都是屬於心亂,也是多病短命的根源,人看久了則傷血氣、臥床久了則傷元氣、坐久了則傷肉體、立久了則傷骨骼、行久了則傷筋骨,故醫治五臟之病,要先行補氣。
受治病者信心堅定而內心專一,醫治無不神效;人的生病可分兩種:一是經絡基本暢通但氣不足,經常這痛那痛,隨著經絡在體內亂穿,遇到一個地方堵塞了就會痛。二是經絡不通,氣也就無處存身,外表看不出有什麼毛病,但一旦發現就是大病,所以,生病的最關鍵因素就是疾病發生、發展、變化。
4、養生
中醫的最高境界是養生,養生的最高境界是養心,就養生而言,下士養身,中士養氣,上士養心。看一個人的健康情形“觀相不如觀氣,觀氣不如觀心”。衛生第一要訣是安心:心神不安,心情煩燥,為致病之主因,心定則氣和,氣和則血氣順暢,血氣順暢則精神充足,精神充足則神氣旺盛,神氣旺盛則抵抗力強;若抵抗力薄弱,病乘虛而入,故大病初癒,切忌理髮、洗足、沐浴。
欲求長壽無病,當強肉身,欲強肉身,當調精神,一切修身修心法門,只有放下與回頭兩字訣,心過份疲勞的人,則脾胃受病,消化不良,夜眠不安,肺病即成。血氣流暢,則有病治病,無病防身,氣滯則結毒生癤、瘰、癌、瘤等。挽救化除要訣有二:第一尋其根,第二以藥石、按摩助其化除,幫助血氣之流通。
養生有一條很重要,就是不能怕死。怕死者陽氣不足,陽氣不足,死神就會找到你。這就是道家所講的,修煉人要有英雄的氣質。仁、智、勇三者缺一不可;凝神定氣,物我兩忘是養生的真諦。
5、病症
養病治病宜緩,不可貪多,病之起因,均由貪食、貪勝、貪得、貪樂,百病由貪而起,貪就會患得患失導致心臟病。求名為五欲之首,最難破除,好色次之,愛財又次之,食與睡更次之。多怒傷肝,多淫傷腎,多食傷胃,憂思傷脾,勞慮傷神;人違背了養生法則,雖不一定會立即得病,但一旦形成習慣,就會大大增加得病的機會。
凡人欲求長壽,應先除病以養性、調心以養氣,生病時一定要安然順受,讓心安定“心安才能氣順,氣順才能除病”。大病自救法:
1.不要怕死,相信病可以養好,並且身體可以格外健康,保證長壽。
2.相信不用醫藥或靠何種營養食品,一定有自癒除病延年的妙法。
3.從今日起做個無事人,不許再去打擾病體,好壞都不許去計較它。
4.治病時,不許想念工作,專心一致養病。
為了怕受辱、怕吃虧、怕上當,瞻前顧後,患得患失等那顆心整天縮成像核桃一樣,越怕死,越死得快。人有病,人還不以為有病,這就是人的最大的病。很多人一聽到醫師宣佈自己得了重病時,往往都會顯現出一副無辜的模樣,然而,疾病真的會沒來由地產生嗎?以感冒為例,自己在感冒之前,曾經一連熬夜;曾吹了冷風、淋了雨或工作的壓力大,常常頭痛又失眠等諸如此類現象,都是導致感冒的因素,假使病人的敏感度及警覺性夠的話,自然能夠做到防患於未然的目標。
百病之始,起於身體虛弱、營衛失調、憂思驚恐、酒色勞力等氣耗生。治五臟之病,應先於補氣。從當年希特勒繞開盟軍堅固防線攻克馬其諾防線的案例中,可以體悟到對付一些頑固的病症,不能正面硬攻,要從其他的相關方面突破。如治療腎病、肝病這些頑固之病症,可通過調肺、脾等來達到效果。
現代的醫院和法院差不多,動不動就給病人下了死刑判決通知書。就以“癌症”為例,癌症在人們的心裏=死刑。其實如果我們不叫它癌症,就等於給病人留下了希望,等於留下了生機。現在的癌症病人有大半是被精神壓力折磨死的,同時也是被醫院折磨死的,因為你一旦被診斷成了癌症,那麼他就可以肆無忌憚地處理你,治不死是你命大;治死了,因為你是癌症,事實上沒有治不了的病,只是你的心能不能放下,“一切病從心生,一切病從心治。”只要你還活著,你就有生機。找到了這個生機,對症而治,你就會康復。
6、自然
環境對人養生的重要性,是空氣清新的深山老林的精微物質(負離子),會把痼疾養好的道理,它會通過人在放鬆情況下的深呼吸,把它吸收到人體內部,從而滋潤孕養五臟六腑,使人重新煥發活力,就是人不僅僅是通過口鼻的呼吸,人身體的汗毛孔都是可以呼吸的,吸取天地的精華。
運動有兩點禁忌:一是不能在氣血不足的時候運動;二是不能在污濁的環境中運動。運動的作用有二:一是增加氣血的運行速度,促進體內的垃圾排出體外;二是打開皮膚的毛孔,吸收天地精氣,必將與體內污濁之物相抱,從而把它們排除體外。
順應自然是養生的最高境界,養生絕對不是簡單模仿,要從自己的心裏找到自己的悟性,要做到順外面的大自然,順自己內在命運的自然,這二者是不可或缺的。知道自然,然後能順其自然,懂得陰陽了,懂得順其自然了,你就一定會成為良醫。什麼是自然?自然就是任何事物都有陰陽,都要經過生、長、收、藏的過程。你順應這個過程,採用五行相生相剋的原理,去調節病人的平衡,就能漸漸會治好病。
簡單和複雜是一對陰陽,越是複雜的事情,往往用最簡單的辦法就可以解決。同樣,看似最簡單的問題,你往往解決起來並不容易,所以,我們在解決問題的時候就要有這個思路,遇到複雜的問題要去找簡單的方法解決,遇到簡單的問題不要忽視它,要引起足夠的重視。
什麼是平衡?平衡就是陰陽的互相依存和互相制約,哪一方太過或不及都會失去平衡,失去平衡就會傷元氣,經常處於平衡的狀態,元氣就會保持得好,人就衰老的慢。大自然中,一個事物的出現,總有另它產生的因素,但同時總會出現另一因素來制約它。所以養生的道理也是如此,你生病了,總有一個使你生病的因素存在,同時也會有一個制約它,令你疾病消失的因素存在。正如自然界中毒蛇存在的地方,必定附近就有解蛇毒的草藥存在一樣。
7、智慧
人所具有的一切智慧,是從自己的真誠心、清淨心。許多真正的發明,所需要的不是所謂系統的書本知識;相反,一個沒有受過任何系統教育,但悟性極高的、具有開放思維的人,他往往真正悟到真相。悟性和智慧就是用最簡單的方法來處理、看待一切事物,聰明的人看到的是簡單的一面,愚蠢的人看到的是複雜的一面。
活到老,學到老,小時候應該學德,學孝道,接著學識字斷句,再往下學如何做事;到青年學如何優生優育、家庭幸福;到了中年,學習養生之道;到了老年,學放下心態,安享晚年。有些疾病就是因情志而起,你用藥物治療,治來治去都不好,對於這類疾病,解鈴還需繫鈴人。
當你把什麼學問理解到她是非常簡單樸素的時候,這時候你才是真正得到其中的三昧了。如果你還感到她是那麼博大精深,深不可測,那是你還沒有掌握到她的精髓,是見樹不見林,這時候你還是處於“有”的階段,沒有達到“無”的境界。
8、健康
現代人往往都在追求提高物質生活方面下工夫,這種追求的後果是很可怕的。要知道,人們對於物質的欲望是無止境的。一旦這種欲望得不到控制,那等待我們的就是無止境的痛苦。其實,物質能帶來的享受,精神也能;藥物能治療疾病,心理療法也能做到。所以,我們用一生來追求財富,不如用一生來培養出一種好的心態,讓我們的精神達到一種超凡的境界。
當人們掌握了健康的理念和方法之後,會真正享受到那種完全不用擔心疾病的自信,這種感覺真好,願我們都能擁有這份自信。
我們人體是一個充滿智慧的機體,我們的身體有好多“哨兵”如牙齒、闌尾、扁桃腺等,一旦我們的身體有異常時,這些哨兵會立即做出反應通知大腦。聰明的人這時候就應該調整心態,檢討自己,讓自己平和下來。我們偶爾拉肚子、打噴嚏、咳嗽、發燒等都是我們自己的身體修復系統在工作,不要一出現這些症狀,就濫用藥物,否則這些藥物就會破壞你自身的修復功能,一旦你的修復功能減弱或喪失,那你就把命運交給這些藥物了,只要症狀不嚴重,最好的辦法是靜養,安心靜氣讓自身的修復系統來完成疾病的修復工作。所以,我們每個人都要慎用藥物,讓我們自身的修復系統功能恢復起來,這才是真正的健康之道。
總之,要有良好的睡眠、慎用藥物、氣血循環、心安氣順、清新的自然環境、悟性的智慧及掌握了健康的理念和方法之後,很多重病由恨產生,有解不開的恨,才有治不好的病,當恨消失了,病也癒痊了,身體也健康了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