熱門文章

2011年11月5日 星期六

成功之路


很多人把「成功」這兩個字,定義得像海市蜃樓那樣遙不可及,或是雨後的彩虹那樣光彩奪目,事實上只要撰寫過博碩士論文的人,都知道定義論文的主題和關鍵字,本文所提的成功之路就是指台灣大學校區的舟山路,為何我們會把舟山路稱為成功之路,追溯到我榮獲中央大學營博士學位時,在台大尊賢樓請客午餐,國玉兄他說只要他榮獲台灣科大營博士學位,一定在原地方請客,然後並肩走完這條枝葉扶疏靜謐的舟山路,就叫它為成功之路,慶祝人生階段性的成功。
1029中午,國玉兄在尊賢樓請客,餐後我們依約並肩走完這條林陰廣道,然後從鹿鳴堂繞道台灣科大體會昔日上課的教室,求學的辛苦已成過去,苦讀的情境回味無窮,或許大家會覺得我讀中大與台大距離那麼遠怎麼串在一起,其實當時我的辦公室就在台大對面的水源大樓六樓,下班後的時間或是週休兩日大部份都在台大推廣中心、台科大的國際會議廳或是政大的公教中心聽課,才跨越EISCI國際學刊的門檻,由於這些學刊的審稿通過率僅13-15%,也等於投稿10篇論文接受12篇都是在水準之上,就是有點難度,才顯得珍貴;國玉兄能在六年之間修課並通過2篇,應算是傑出的研究生。
112下午我們到台大計算機中心,聽〔資料分析/統計技巧、類神經網路、雲端/GPU與平行運算技術〕MATLAB DAY校園巡迴研討會,我們從台大圖書館那一端的舟山路走回羅斯福路口,黃昏的夕陽襯托出舟山路景色的柔美,我們在寧靜的夜晚,仰望天空依稀的星光和靜聽週遭的虫聲,陶淵明的桃花源記似乎在這裡就找得到。
我與舟山路很早就有緣,記得在1969年,我報考榮工處的考場設在台大的新生大樓,那算是我第1次走過舟山路,也幸運的錄取;第2次是1975年我借調中非共和國公路隊,出國前向海外會報到,當時的海外會設在鹿鳴堂亦走過舟山路,直到2000年我從捷運北工處調到南工處服務,在水源大樓六樓上班,幾乎晨昏都在舟山路的幽美環境中渡過,現在偶而到長興街75號中華經濟研究院聽演講,我都很喜歡從公館捷運站的舟山路走到盡頭再轉長興街,領略這條路的花香、美草、樹木、魚游、龜爬、蝶舞與鳥飛等俱有無限生命力,美不勝收的成功之路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